DB50∕T 1682-2024 山地城镇边坡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重庆市)

ID

F79A89615BA1436EAEE8090095FC6132

文件大小(MB)

0.74

页数:

4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93.080,CCS P 13 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1682—2024,山地城镇边坡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2024 - 10 - 08 发布2024 - 11 - 08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0/T 1682-2024,I,目 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2,5 资料收集与分析.2,5.1 资料收集..2,5.2 资料分析..3,6 监测设计3,6.1 监测等级..3,6.2 监测内容..3,6.3 监测网布设.4,6.4 监测精度..5,6.5 监测频率..5,6.6 仪器设备..5,6.7 基础设施..6,6.8 方案编制..6,7 监测实施7,7.1 监测点土建施工..7,7.2 设备安装..7,7.3 设备调试..8,7.4 监理8,7.5 验收8,8 运行与维护 8,9 数据处理分析..9,10 监测预警.9,10.1 预警级别9,10.2 预警级别判定..10,10.3 预警响应.,DB50/T 1682—2024,II,附录C (资料性) 常用监测仪器设备选型表 17,附录D (规范性)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参数.19,附录E (资料性) 监测网点建设要求.25,附录F (资料性) 山地城镇边坡监测方案编制提纲 29,附录G (资料性) 监测钻孔地质编录表30,附录H (资料性) 监测工程验收记录表31,附录I (资料性) 巡检维护记录表..35,附录J (资料性) 变形阶段划分36,附录K (资料性) 成果报告内容要求.38,DB50/T 1682-2024,I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立川、周小平、康燕飞、易忠军、杨勇、董平、李少荣、马飞、袁超、梁丹、,徐洪、杨世琦、陈斌、廖云平、仉文岗、陈结、王成龙、杨海清、王鲁琦、王琦、李辉、任世聪、陈念、,王永甫、张志斌、秦代伦、王磊、曾国机、向强、陈坤、郭兵、谭淋耘、唐云辉、李思宇、黄飞、廖蔚,茗、李林、张精平、江君、任晓虎、王骏、阳畅、曾亮、李柏佚、戴雄辉,DB50/T 1682-2024,1,山地城镇边坡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地城镇边坡自动化监测的基本要求、资料收集与分析、监测设计、监测实施、运行,与维护、数据处理分析、监测预警、监测系统要求和成果提交与归档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地城镇边坡自动化监测工作,其他区域边坡自动化监测工作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CJJ/T 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DZ/T 02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 0273 地质资料汇交规范,JGJ 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L 21 降水量观测规范,DB50/T 143—2018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J50/T 445 建筑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地城镇边坡slope of mountain town,位于山区、丘陵城镇区因人类工程活动所形成的边坡及可能诱发失稳的自然斜坡,3.2,自动化监测automatic monitoring,采用传感器,结合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实现山地城镇边坡变形位移、应力应变和环境影响因素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预警的过程,3.3,监测点monitoring point,能反映监测区稳定性状态、发展变化趋势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测量点,[来源:DB50/T 1041—2020,3.3,有修改],DB50/T 1682—2024,2,3.4,监测剖面线monitoring section line,为获取边坡区域内某一特定方向上的整体变形情况,在该方向上布设若干监测点所形成的一条监测,线,[来源:DB50/T 1041—2020,3.5,有修改],3.5,监测网monitoring network,由基准点、监测点和监测剖面线组成的用于控制监测对象整体变化情况的观测网,3.6,监测预警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s,利用监测数据,基于预警模型对山地城镇边坡当前稳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发布预警信息的过程,3.7,阈值预警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reshold value,定量监测数据超过对应监测预警分级阈值时,发出告警信息的技术手段,3.8,综合预警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基于定量指标监测数据,结合定性判别指标综合确定监测预警级别并发出告警信息的技术手段,4 基本要求,4.1 对于人工监测实施困难、变形趋势明显的边坡……

……